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学部新闻

    学部新闻

    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来源:本站 日期:2008-03-14点击:

    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

    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008-02-28

    2月28日至29日,教育部和卫生部在京联合召开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医学教育与卫生需求的结合,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深化改革,规范管理,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努力建设医学教育强国,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教育部部长周济、卫生部部长陈竺出席会议并讲话。

    韩启德副委员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他指出在影响卫生工作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卫生人才培养,并特别强调医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大经费投入,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医学学制学位体系。各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医学教育工作,把医学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韩启德副委员长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召开本次会议是十分必要的,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必将对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周济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推动我国从医学教育大国向医学教育强国迈进。

    周济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和医学教育工作。经过新中国建立59年,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世纪之交10年来的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发展之路。医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卫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医学教育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高校医学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医学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广泛深入。

    周济强调,我国医学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推动医学教育发展,关键是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各个方面。必须坚持“第一要义是发展”,努力实现医学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核心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必须坚持“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把工作重点切实放在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上。必须坚持“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医学教育体系。

    周济指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是建设医学教育强国的核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医疗卫生事业服务的宗旨,遵循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成长规律,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一是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提高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三是切实抓好实践教学,加强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四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五是开展医学专业认证,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周济最后强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切实加强对医学教育工作的领导。要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医学教育的办学条件,为医学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要建立和完善推进医学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新时期医学教育工作新局面。

    陈竺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医学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提出坚持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更新教育观念、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等一系列新要求,为卫生和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我国医学教育事业为卫生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目前,我国卫生系统约有658万名卫生工作者;其中,卫生技术人员约462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约96万人,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卫生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2岁,婴儿死亡率下降到15.3‰,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36.6/10万。总体上,我国主要的卫生指标已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

    陈竺要求,医学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加强卫生人才培养。一是要坚持正确的医学教育价值观导向。卫生人才培养要以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以保证办学质量为前提,根据医学教育资源状况,确定招生规模,统筹规划各学科(专业)、各层次、各阶段医学教育。要在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各种场合加强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强化国情教育和大卫生理念的培养。二是要加快培养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才。要围绕教育、培训、准入、稳定等关键环节,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训的长效机制。把加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作为推进农村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采取有力措施,在政策导向和资金、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要健全和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吸引稳定社区卫生人才队伍。争取在三年内使所有城市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相应的岗位执业要求,到2010年,全国各省区市都要开展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培养一大批全科医学人才。三是要大力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解决好医学与公卫的平衡、医生与护士的平衡、临床与卫技的平衡。四是要做好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和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视并加强中医药学教育,积极开展医学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陈竺最后强调,要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齐心协力开创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局面。一是要落实制度,强化医学教育的协调合作机制;二是要统筹协调,健全卫生人才培养体系;三是要完善政策,建立健全卫生人才培养工作的保障机制。要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开创医学教育和卫生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卫生部副部长刘谦出席会议。复旦大学王正敏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郎景和教授及浙江大学、北京市卫生局、广东省教育厅等9个单位做了大会交流发言。财政部、人事部、总后卫生部、全国残疾人联合会等有关部门出席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负责人,有关学校校长、有关医院院长和医学界、教育界有关专家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转载教育部网站)